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出现腹痛症状,尤其是上腹部隐痛或灼痛。该症状通常与感染引起的胃黏膜炎症、消化性溃疡等病变有关,但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出现明显不适。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并刺激胃酸分泌。当胃酸持续侵蚀受损黏膜时,可能引发慢性胃炎或胃溃疡,此时患者容易出现餐后饱胀、钝痛或夜间痛醒等症状。部分感染者还会伴随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消化道异常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约有7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属于无症状携带者。这类人群虽然暂时没有腹痛等典型症状,但长期携带仍可能增加胃癌风险。对于已出现反复上腹部疼痛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者,建议及时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
确诊感染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四联疗法规范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胶体果胶铋胶囊等。治疗期间需注意分餐制餐具消毒,避免家庭成员交叉感染,并严格完成14天疗程以提高根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