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癌症的诊断通常包括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液体活检以及基因检测等。这些方法可帮助发现早期肿瘤病变,但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情况。
1、内镜检查
通过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内窥镜技术,可直接观察消化道、呼吸道等黏膜表面的异常病变。例如胃镜能发现早期胃癌,肠镜可筛查结直肠息肉或癌变。部分内镜还可进行活检或切除可疑组织,进一步明确诊断。
2、影像学检查
包括超声、CT、MRI及PET-CT等技术,可发现体内脏器或组织的形态异常。低剂量螺旋CT常用于肺癌早期筛查,乳腺超声结合钼靶检查有助于发现乳腺癌。增强CT或MRI还能评估肿瘤的血供及浸润范围。
3、肿瘤标志物检测
通过血液检测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指标,可提示肝癌、结直肠癌等疾病风险。但标志物特异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例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需进一步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4、液体活检
通过检测血液中循环肿瘤DNA、外泌体等成分,可发现早期癌症的分子异常。该技术适用于肺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的筛查,具有无创性优势,但敏感度尚需提升。
5、基因检测
针对BRCA1/2等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的筛查,可评估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通过基因检测可提前制定监测方案,但需注意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发病。
定期体检是发现早期癌症的关键,尤其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者应遵医嘱选择筛查方案。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医生解读,避免过度焦虑或漏诊。部分检查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需动态观察或联合多种方法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