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下腹疼痛可能与阑尾炎、输尿管结石、肠炎、妇科疾病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有关。由于该症状涉及的病因较多,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1、阑尾炎
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初期常伴有脐周疼痛,数小时后固定于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可能伴随发热、恶心呕吐。确诊后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输尿管结石
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常伴血尿、尿频症状。直径小于6mm的结石可通过服用排石颗粒、双氯芬酸钠栓止痛及多饮水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3、肠炎
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右下腹隐痛伴腹泻、发热,粪便检查可见白细胞。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等进行抗感染和补液治疗,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输液。
4、妇科疾病
育龄女性需警惕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或宫外孕破裂,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肛门坠胀感,妇科超声可鉴别。确诊后需急诊手术,如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或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5、肠系膜淋巴结炎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的右下腹持续性疼痛,超声显示淋巴结肿大。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消旋山莨菪碱片、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抗感染和解痉止痛治疗。
若出现右下腹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有高热、腹膜刺激征、血压下降等情况,需立即就诊普外科或急诊科。完善血常规、腹部超声、CT等检查有助于鉴别病因,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