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月经不来可能是正常现象,但也可能与某些疾病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通常在初潮后1-2年内月经周期不稳定属于生理性表现,但若超过3个月未行经或16岁仍无初潮,则建议就医评估。
1、生理性周期不稳定
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发育成熟,激素分泌不规律,可能导致月经推迟或数月不来。此阶段子宫内膜对激素反应不敏感,可能出现无排卵性月经,通常伴随初潮后2-3年逐渐规律,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2、原发性闭经
若超过16岁仍无月经来潮,需排查生殖道畸形如处女膜闭锁、先天性无子宫等结构异常,或染色体异常如特纳综合征。这类情况发生率为0.3%-0.5%,需通过超声、性激素检测等手段确诊。
3、继发性闭经
已建立月经周期后停经超过3个月,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该病在青春期女性中患病率约5%-10%,表现为雄激素升高、卵巢多囊样改变。过度节食导致的体重下降超过标准体重的10%-15%时,可能引发下丘脑性闭经,需及时调整饮食结构。
建议日常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若出现持续闭经伴有多毛、痤疮或体重骤变等症状,应及时到妇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完善性激素六项、盆腔超声等检查,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