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结束。整个周期通常分为月经期、卵泡期和黄体期三个阶段,平均持续21-35天。若周期不规律,建议通过记录起始日并观察连续3个月的数据来评估。
1、明确周期起止时间
月经周期的第一天是指阴道出现鲜红色经血的首日,而非点滴出血或褐色分泌物。周期的最后一天为下次月经来临前的24小时。例如,若1月1日月经来潮,下次月经在1月28日出现,则本次周期为27天。
2、划分生理阶段
月经期通常持续3-7天,伴随子宫内膜脱落。卵泡期从月经结束持续至排卵前,约7-14天,此阶段卵泡发育并分泌雌激素。黄体期自排卵后持续至下次月经前,约12-16天,黄体分泌孕激素为受孕做准备。
3、记录与评估方法
建议使用日历或健康管理App连续记录3个月经周期的起止日期,计算平均值。若周期波动超过7天(如时而25天时而35天),或出现经期超过7天、经量过多(每小时浸透1片卫生巾)等情况,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
日常建议穿着透气棉质内衣,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干扰激素水平。若周期长期异常或伴随严重痛经,需通过B超、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短效避孕药、孕激素等药物调节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