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倒后的正确急救处理通常包括评估环境、调整体位、检查生命体征、刺激促醒以及及时送医等步骤。及时采取科学措施能有效避免二次伤害,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1、评估环境安全
发现有人晕倒后需迅速观察周围环境,确保现场不存在触电、毒气、高空坠物等危险因素。若在马路中央晕厥,应先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避免移动时造成颈椎损伤,搬运过程中需保持头颈与躯干轴线一致。
2、调整正确体位
立即让患者仰卧于平坦地面,松开衣领和腰带。若口腔有呕吐物或分泌物,需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下肢可抬高20-30厘米增加回心血量,但颅脑外伤或呼吸困难者需保持平卧位。
3、检查生命体征
用5-10秒快速判断呼吸和脉搏,观察胸廓起伏,触摸颈动脉搏动。若无自主呼吸或出现濒死样喘息,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同时指定现场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准确报告事发地点和患者状态。
4、实施促醒措施
用拇指按压人中穴或眶上神经,疼痛刺激可能促使意识恢复。有条件时可使用氨水棉球置于鼻前,但需避免液体直接接触皮肤。切忌强行喂水或拍打脸颊,可能诱发呕吐或加重损伤。
5、处理特殊情况
若晕倒由低血糖引起且意识清醒,可口服含糖饮料;癫痫发作时需保护患者避免碰伤,不可强行约束肢体;心源性晕厥患者需保持绝对安静,避免随意搬动。
急救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即使恢复意识也不可立即起身。所有晕厥患者均应送往医院排查心律失常、脑卒中、内出血等潜在病因。建议接受心电图、脑部CT、血液生化等系统检查,心源性晕厥患者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或进行导管消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