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的自我判断主要依据症状和脉搏触诊,但最终确诊需结合医学检查。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心跳停顿感、胸闷等,部分人可能出现乏力或头晕等非特异性表现。
心悸是早搏最典型的表现,患者会感觉心脏突然“漏跳”或“猛撞一下”,尤其在安静休息或夜间明显。可通过触摸桡动脉脉搏进行初步判断:若发现规律心跳中偶尔出现提前搏动或长间歇,可能提示早搏。但需注意,健康人群在情绪激动、饮酒后也可能出现生理性早搏。
若早搏伴有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或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医生会通过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明确早搏类型和频率。对于频发室性早搏(>1000次/24小时)或存在结构性心脏病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超声等深入评估。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食。记录症状发作时的具体情况,包括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确诊后需遵医嘱治疗,不宜自行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