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低剂量CT、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检查,具体需由医生综合判断。
1、低剂量CT
低剂量CT是筛查早期肺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肺部微小病灶的位置、形态和密度特征。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磨玻璃结节或实性结节具有较高检出率,可发现常规胸片难以识别的早期病变。检查时需保持静止呼吸配合,辐射剂量约为常规CT的1/5。
2、痰细胞学检查
通过收集晨起深咳痰液进行病理学检测,适用于中央型肺癌伴有咳痰症状的患者。该方法可发现痰液中脱落的癌细胞,但对周围型肺癌检出率较低。需连续3天送检新鲜痰标本,检查前需清水漱口避免口腔细胞干扰。
3、支气管镜检查
对于CT显示支气管内生长的病变,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直接观察黏膜异常并进行活检。检查前需局部麻醉,术中可能引起轻微咳嗽或出血。新型荧光支气管镜和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可提高早期中央型肺癌诊断准确率。
4、肿瘤标志物检测
联合检测CEA、CYFRA21-1等血清标志物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但需注意良性疾病也可能引起指标升高,需结合影像学综合判断。动态监测指标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
5、经皮肺穿刺活检
CT引导下经胸壁穿刺适用于外周型肺部结节,可直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操作需在影像引导下避开血管,术后需观察有无气胸等并发症。对于位置深在或小结节穿刺难度较大时,可考虑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等新技术。
建议45岁以上吸烟人群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发现肺部结节时,应及时到胸外科或呼吸科就诊,由医生根据结节特征制定随访或进一步检查方案。避免自行解读检查结果,不同检查手段需专业医师综合评估才能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