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梅毒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测、病原体检测以及部分实验室筛查,具体需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选择。
1、血清学检测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是筛查的首选方法,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这些试验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来反映疾病活动度,但可能出现假阳性,需结合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TPPA、FTA-ABS)进行确诊。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因高灵敏度和自动化优势被广泛应用。
2、病原体检测
适用于一期梅毒硬下疳或二期梅毒皮损的病原学诊断,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或核酸扩增试验(NAAT)直接检测病灶分泌物中的梅毒螺旋体。其中暗视野检查需在皮损出现1-2周内进行,阳性可确诊。
3、其他检查
包括HIV抗体检测(梅毒患者常合并感染)、脑脊液检查(神经梅毒疑似者)以及血常规等基础项目。对于潜伏梅毒或治疗监测,需定期复查血清滴度变化。
检测需在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不同检测方法的窗口期存在差异。RPR通常在感染后4-6周呈阳性,而TP-IgM抗体可在感染后2周检出。医生会根据高危性行为暴露时间、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综合判断,必要时需间隔2-4周复查以排除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