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医学检测结果,常见方法包括观察症状、血糖检测及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等。若出现典型症状且检测指标异常,通常可初步诊断。
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患者常因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进而引发口渴和多尿;同时由于胰岛素缺乏或抵抗,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可能出现饥饿感增加但体重下降的情况。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时需警惕。
空腹血糖检测是常用筛查手段。成人空腹8小时后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属于异常,需在非同日重复检测确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也具有诊断价值。这两种检测需在医疗机构规范操作。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6.5%可作为诊断依据。随机静脉血糖≥11.1mmol/L伴有典型症状也可确诊。但检测结果可能受贫血、血红蛋白变异等因素影响,需医生综合判断。
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及时内分泌科就诊,通过规范检测明确诊断。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避免自行使用血糖仪检测替代医学诊断,家用设备可能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