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怎么做才正确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需从生活习惯、用药管理、健康监测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规律监测血压、适度运动、遵医嘱用药以及心理调节等。正确的护理方式能有效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风险。

1、饮食控制

日常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增加钾、钙、镁的摄入,如新鲜蔬菜、低脂乳制品和坚果。减少饱和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选择橄榄油、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建议采用DASH(得舒饮食)模式,有助于降低血压。

2、规律监测血压

家庭需配备经认证的电子血压计,每日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保持手臂与心脏同高,避免运动、咖啡因或吸烟后立即测量。若发现血压持续≥140/90mmHg或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5次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次持续30-50分钟。可结合抗阻训练,每周2-3次,注意避免憋气用力。运动后心率宜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避免清晨低温时段锻炼以防血管痉挛。

4、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处方服用降压药物,优先选择长效制剂确保24小时血压平稳。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尤其需注意ACEI类药物可能引起的干咳,或利尿剂导致的电解质紊乱。使用降压药后起身动作宜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5、心理调节

通过冥想、深呼吸训练或音乐疗法缓解压力,保持每天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家庭成员应创造和谐氛围,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建议参与病友互助小组,增强治疗信心。

患者需每1-3个月复诊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定期检查心电图、肾功能和眼底。注意避免吸烟、酗酒、熬夜等危险因素,冬季做好保暖措施。若出现胸痛、视物模糊或肢体麻木等危急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