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怎样通过心理调节帮助睡眠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通过心理调节帮助睡眠的方法通常包括放松训练、认知行为调整以及正念冥想等。这些方法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但需结合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1、放松训练

通过逐步放松肌肉群和调节呼吸频率,能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减轻入睡前的紧张感。具体可采取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依次收紧并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配合缓慢的腹式呼吸,每次练习15-20分钟,有助于转移注意力并促进褪黑素分泌。

2、认知行为调整

针对“必须睡够8小时”等不合理睡眠信念进行纠正,减少对失眠的过度关注。可通过记录睡眠日记客观评估实际睡眠时长,建立“床只用于睡眠”的条件反射,避免睡前反复看时间等行为,逐步形成正向的睡眠认知模式。

3、正念冥想

专注于呼吸或身体感知的冥想练习,能有效阻断焦虑性思维反刍。每日睡前进行10分钟的正念训练,如观察呼吸时腹部的起伏,或聆听白噪音中的细微变化,可降低杏仁核活跃度,使大脑从β波(清醒状态)逐渐过渡到α波(放松状态)。

存在持续睡眠障碍时,建议结合光照疗法调节生物钟,并避免睡前接触蓝光设备。若自我调节效果不佳,可向专业心理咨询师学习睡眠限制疗法等进阶技术,必要时需排除焦虑症等潜在精神心理问题。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