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疾病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测试等方式诊断,而胸部CT扫描前需去除金属物品、禁食4-6小时等准备。具体检查方式和注意事项需根据病情和医生指导选择。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是肺部疾病的初步筛查手段,可发现肺炎、肺结核等病变。胸部CT分辨率更高,能清晰显示肺部结节、肿瘤或间质性病变,增强CT还可评估血管异常。对于疑似肺癌患者,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明确病理性质。
2、实验室检查
痰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鉴别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血液检查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有助于判断感染类型,肿瘤标志物如CEA、NSE等对肺癌筛查有辅助价值。血气分析可评估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状态。
3、肺功能测试与支气管镜
肺功能检查通过肺活量、呼气流量等指标判断慢阻肺、哮喘等通气障碍疾病。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气道病变并取活检,适用于中央型肺癌、咯血病因不明的患者。超声支气管镜还能评估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
胸部CT扫描前需做好以下准备:1、去除金属物品:检查前需摘除项链、胸罩金属扣等,避免伪影干扰图像;2、禁食要求:增强CT需提前4-6小时禁食防止呕吐;3、告知过敏史:对碘造影剂过敏者需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4、妊娠期女性应主动告知医生;5、检查时需仰卧位并配合呼吸指令,全程约5-10分钟。
建议患者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如疑似感染性疾病可联合痰培养与血液检查,占位性病变需结合CT与病理活检。检查前需与影像科医生详细沟通注意事项,过敏体质者应提前进行碘过敏试验,确保检查安全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