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怎样矫正视力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矫正视力需根据年龄、屈光类型及眼部条件选择合适方法,常见方式包括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药物治疗以及屈光手术等,需遵医嘱综合评估。

1、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最基础且安全的矫正方式,尤其适合青少年及屈光度数稳定的成年人。镜片材质包括树脂、PC等,具有抗冲击、轻便等特点,验光师通过综合验光确定准确度数后配镜,可有效改善近视、远视或散光引起的视物模糊,同时避免直接接触眼球。

2、角膜接触镜

软性角膜接触镜适合短期佩戴,需注意每日清洁护理避免感染。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可矫正高度散光或圆锥角膜,透氧性较高,但需专业验配。所有接触镜均需定期复查角膜状态,出现眼红、干涩等症状需立即停用。

3、角膜塑形镜

属于夜间佩戴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暂时改变角膜曲率实现白天裸眼视力提升,适用于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儿童。需严格遵循8-10小时佩戴时限,并定期监测角膜形态,避免角膜上皮损伤或炎症发生。

4、药物治疗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通常需连续使用1-2年。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可缓解视疲劳,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改善眼调节功能,但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替代光学矫正。

5、屈光手术

激光角膜切削术(如全飞秒SMILE)适合18岁以上且度数稳定者,通过改变角膜屈光力矫正视力。ICL晶体植入术适用于高度近视或角膜偏薄患者。术前需全面评估角膜厚度、眼压及眼底状况,术后需严格防护避免碰撞眼部。

日常需注意用眼距离,每40分钟近距离用眼后远眺5分钟,保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定期进行散瞳验光监测屈光度变化,高度近视患者每半年检查眼底。任何矫正方案均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购买器械或药物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