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但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自身症状初步判断。常见的贫血相关表现包括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1、血液检查
血常规检查中的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核心指标,成年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可确诊。此外,平均红细胞体积、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可帮助判断贫血类型,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血液检查还能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2、症状观察
长期存在皮肤黏膜苍白、体力下降、活动后心悸气促等症状时需警惕贫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指甲变脆或异食癖等特殊表现,但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其他疾病相关。
3、体征检查
眼睑结膜苍白、甲床颜色变淡、心率加快等体征可作为参考。但需注意寒冷、情绪波动等生理因素可能影响体征判断,临床诊断价值有限。
若出现上述可疑表现,建议及时到血液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血常规、铁代谢等检查明确诊断,并指导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针对性治疗。切勿自行服用补血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