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不存在所谓的“较佳”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常见治疗方式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1、卧床休息
急性期建议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自然曲度,避免久坐或弯腰动作。此方法可通过减少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根压迫,约70%患者在严格卧床后症状改善。
2、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神经水肿者需配合甲钴胺片、甘露醇注射液营养神经和脱水。药物疗程通常不超过2周,需警惕胃肠道出血风险。
3、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采用超短波、中频电疗等物理疗法,每日1次持续2周。缓解期推荐麦肯基疗法等核心肌群训练,每周3次强化腰背肌力量。临床数据显示规范理疗可使复发率降低40%。
4、手术治疗
适用于马尾综合征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包括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脊柱融合术等微创及开放术式。研究显示微创手术有效率约85%,但需严格把握指征,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
患者需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建议每45分钟变换体位。日常加强游泳、平板支撑等锻炼,BMI超标者需控制体重。若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或大小便障碍,应立即至脊柱外科就诊,通过MRI明确突出类型后制定精准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