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接受光疗照射治疗时需特别注意眼睛保护、皮肤护理、体温监测、副作用观察以及营养支持等方面,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操作。光疗常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或皮肤病,但儿童生理结构特殊,需严格防护以避免不良反应。
1、眼睛保护
光疗中的蓝光可能对视网膜造成损伤,需使用遮光眼罩完全覆盖双眼。眼罩应选择柔软、透气材质,避免压迫眼眶,同时需定期摘下观察眼部有无红肿或分泌物,防止长时间遮盖导致感染。
2、皮肤护理
光疗可能引起皮肤干燥或灼伤,治疗前需清洁皮肤并涂抹婴儿专用润肤霜。治疗期间应保持皮肤裸露面积最大化,但需每隔2小时调整体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若出现红斑或皮疹,需暂停光疗并报告医生。
3、体温监测
光疗设备产生的热量可能引起体温升高,需每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治疗环境温度应维持在26-28℃,使用辐射台时需开启体温监测探头,若体温超过37.5℃需暂停治疗,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4、副作用观察
需注意光疗相关不良反应,如青铜症、腹泻或脱水。治疗期间每4小时检测胆红素水平,观察大便次数及性状,若出现稀水样便需调整喂养方案。青铜症表现为皮肤灰褐色改变,多与胆汁淤积相关,需及时停止光疗。
5、营养支持
光疗会增加不显性失水,需按每公斤体重增加10-15ml液体摄入。母乳喂养者需增加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补充水分。同时需补充维生素D,因光疗可能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
光疗期间家长需全程陪同,避免遮挡光源影响疗效。治疗结束后需复查胆红素水平,观察有无反弹现象。若儿童出现烦躁不安、拒食或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停止治疗并联系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