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手段,但操作过程中可能伴随出血、感染、喉头水肿、气胸、低氧血症等风险。以下风险需特别注意:
1、出血
活检或刷检时可能损伤支气管黏膜血管,导致少量咯血。若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或病变血管丰富,可能引发大出血。检查前需评估凝血指标,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预处理。
2、感染
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患者免疫力低下时,可能引发肺部感染。术后出现发热、脓痰需警惕。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风险,如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
3、喉头水肿
咽喉部敏感者可能出现声门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尤其儿童或过敏体质者高发。术前局部麻醉需充分,操作轻柔,备好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急救药物。
4、气胸
肺组织活检可能损伤胸膜,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发生率为0.1%-0.3%,需立即行胸部X线检查,少量气胸可观察,大量需胸腔闭式引流。
5、低氧血症
检查过程中气道部分阻塞或镇静剂使用可能引起血氧下降,老年或COPD患者风险更高。术中需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暂停操作并给予吸氧。
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应完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评估,术后2小时禁食禁水。选择经验丰富的操作医师,检查中配合呼吸指令,出现剧烈胸痛、持续咯血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有严重心肺疾病、主动脉瘤、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者应谨慎评估检查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