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可能与感染、支气管阻塞、遗传因素、免疫缺陷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感染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肺结核等,可能损伤气道结构,导致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进而引发扩张。患者可能伴随长期咳嗽、脓痰。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支气管阻塞
肿瘤、异物吸入或淋巴结压迫等因素造成气道堵塞,导致分泌物滞留和继发感染。患者常有呼吸困难、喘鸣等症状。需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或切除肿瘤,术后可联合使用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等促进排痰。
3、遗传因素
囊性纤维化、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等遗传疾病会影响黏液清除能力,导致分泌物积聚和反复感染。此类患者多伴有鼻窦炎、不育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吸入用重组人脱氧核糖核酸酶分解黏液,并配合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减轻炎症。
4、免疫缺陷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HIV感染等免疫系统疾病会削弱机体抵抗力,增加细菌或真菌感染风险。患者常出现反复发热、体重下降。需定期输注丙种球蛋白或使用伏立康唑片等抗真菌药物预防感染。
5、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能引发气道慢性炎症,破坏支气管结构。患者可能伴有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通常需使用甲氨蝶呤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控制原发病。
存在长期咳嗽、大量脓痰或咯血等症状时,建议尽早就诊呼吸内科。通过胸部高分辨率CT、痰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抗感染、排痰或手术治疗。吸烟者应立即戒烟,空气质量较差时外出需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