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染支原体肺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该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咳嗽、打喷嚏时排出的飞沫中可能携带病原体,易造成人际传播。
1、传染源
支原体肺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至症状缓解的数周内均可能排出病原体,其中发病初期传染性较强。隐性感染者虽无症状,但仍可能传播病原体。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在1米范围内被他人吸入。密切接触如共用餐具、玩具等物品时,也可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物体表面造成间接传播。
3、易感人群
儿童普遍易感,尤其5岁以上学龄期儿童发病率较高。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存在基础呼吸系统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感染风险更大。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传播。
该病潜伏期约1-3周,发病后建议居家休息直至症状消失。日常需保持室内通风,咳嗽时用肘部遮挡口鼻,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若儿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进行病原学检测,确诊后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