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感染可通过日常防护、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措施进行预防,需结合多种方法提高预防效果。预防时应注重个人卫生、环境管理及健康监测,以降低感染风险。
1、日常防护
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并定时更换,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及时处理使用过的纸巾并洗手。减少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家庭中注意分餐制。
2、增强体质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果蔬。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
3、避免接触传染源
在疾病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到医院的交叉感染风险,探视呼吸道疾病患者时做好防护。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需落实晨检制度,发现病例及时隔离。
4、改善环境卫生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使用含氯消毒剂定期擦拭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区域,空调滤网每月清洗一次,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
5、早期识别干预
出现持续发热、刺激性干咳、肌肉酸痛等症状时,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需及时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或咽拭子PCR检查。确诊后应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并完成全程治疗。
支原体肺炎的预防需要多维度措施相结合,在高危季节更需提高防护意识。若所在区域出现聚集性病例,可配合疾控部门开展预防性消毒。感染后需严格居家休息,症状加重出现喘息、胸痛时应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