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支原体肺炎是如何引起的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支原体肺炎主要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低下、接触感染者、环境因素等。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播,需及时就医治疗。

1、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可通过黏附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释放毒性代谢产物导致细胞损伤。其感染后可能引起支气管和肺泡炎症,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发热、咽痛等症状。

2、免疫力低下

儿童、老年人或存在慢性基础疾病(如哮喘、糖尿病)的人群,因免疫防御功能较弱,呼吸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更易被肺炎支原体侵袭。此类人群感染后可能出现反复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3、接触传播

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医院)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密切接触会增加感染风险。家庭成员间交叉感染的概率较高,潜伏期通常为2-3周。

若出现持续干咳伴发热、胸痛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或咽拭子PCR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