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传染给胎儿,但需根据具体类型和感染阶段判断。孕期感染解脲支原体时,存在一定母婴传播风险,但其他类型支原体如肺炎支原体通常不通过母婴传播。
1、解脲支原体感染
解脲支原体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给胎儿。孕妇生殖道携带该病原体时,分娩过程中胎儿经产道可能发生眼部、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可引起新生儿肺炎或败血症。孕期感染可能导致绒毛膜羊膜炎,增加早产、低体重儿风险。
2、肺炎支原体感染
此类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概率较低。若孕妇患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热、缺氧等全身症状可能间接影响胎儿发育,但病原体本身极少直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孕妇确诊支原体感染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妊娠期发现解脲支原体定植且伴有症状时,通常建议使用阿奇霉素等安全药物进行干预。定期产检、加强胎心监护可有效监测胎儿状况,分娩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生产方式有助于降低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