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指标偏高通常提示胰腺或消化系统存在异常,可能引发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脂肪泻、黄疸以及发热等,具体表现与病因相关。
1、腹痛
脂肪酶升高常见于急性胰腺炎,此时胰腺组织发生炎症和水肿,可刺激腹腔神经丛,导致中上腹或左上腹持续剧烈的疼痛,疼痛常向腰背部放射,弯腰抱膝位可能有所缓解。慢性胰腺炎或胰腺肿瘤也可能引起类似腹痛,但程度相对较轻。
2、恶心呕吐
胰腺炎症或胰管阻塞时,消化酶分泌受阻,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刺激胃肠道引发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呕吐后腹痛常无缓解。
3、脂肪泻
当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超过90%时,脂肪酶分泌不足导致脂肪消化障碍,未分解的脂肪随粪便排出,形成灰白色、油性、恶臭的脂肪泻,大便可漂浮于水面,伴有排便次数增多。
4、黄疸
若胰腺头部病变压迫胆总管,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及陶土样大便。胰腺癌患者黄疸常呈进行性加重。
5、发热
急性胰腺炎或胰腺继发细菌感染时,炎性因子释放入血,可能引发体温升高,多在38℃左右,若合并严重感染可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脂肪酶升高需结合影像学、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避免暴饮暴食和饮酒,急性发作期需严格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如胰腺炎患者需使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重症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引流或切除坏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