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骨骨折的正确固定治疗方法通常包括石膏固定、支具固定、手术治疗、康复训练以及药物治疗等,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早期规范处理有助于恢复足部功能,减少后遗症。
1、石膏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过石膏托或管型石膏将足部固定于功能位,限制关节活动,避免骨折端再次移位。石膏需固定4-6周,期间需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2、支具固定
对于部分轻度骨折或后期康复阶段,可采用可拆卸式支具。支具能提供稳定性支撑,同时允许进行适度踝关节屈伸训练,防止关节僵硬。需根据肿胀消退情况调整支具松紧度,避免皮肤压伤。
3、手术治疗
针对移位明显、粉碎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钢板、螺钉或克氏针固定骨折端,恢复跖骨正常力线。术后需配合石膏固定2-3周,待骨痂形成后逐步负重。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包括足趾抓握训练、踝泵运动和步态训练。配合超声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恢复足弓支撑力。
5、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依托考昔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迈之灵片等药物改善肿胀。骨折中后期可补充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等促进骨痂形成。
治疗期间应严格避免患足过早负重,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愈合进程。若出现石膏松动、皮肤破损或持续性疼痛,需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所有治疗手段均需在骨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拆除固定装置或更改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