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患者可结合清洁护理、保湿护理、冷敷止痒、避免刺激及饮食调理等家庭方法缓解症状。若病情加重或皮损严重,需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1、清洁护理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或摩擦患处。建议用35-37℃温水洗澡,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内,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洁后需及时擦干皮肤。
2、保湿护理
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需每日多次涂抹保湿霜。建议选择不含香精的医学保湿剂,如凡士林、尿素软膏等,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效果较佳。
3、冷敷止痒
急性期出现渗出时可使用冷敷,将纱布浸透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后,敷于患处10-15分钟,每日2-3次。需注意冷敷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加重皮肤损伤。
4、避免刺激
减少接触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物质,穿着纯棉宽松衣物。室内保持湿度50%-60%,温度22-25℃为宜,避免过度干燥或潮湿环境诱发瘙痒。
5、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部分患者需规避牛奶、鸡蛋等易过敏食物。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猕猴桃、西兰花等辅助皮肤修复。
湿疹患者需注意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强效激素药膏,瘙痒严重时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若皮损出现渗液增多、化脓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等免疫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