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在肛门部位的症状通常包括便血、肿物脱出、疼痛及瘙痒等表现,可能因内痔或外痔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长期久坐、便秘等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建议出现相关表现时及时就医检查。
1、便血
痔疮引起的便血多为鲜红色血液,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排便时滴落,与内痔黏膜受摩擦破损有关。外痔发生血栓或破裂时也可能出现出血,但出血量相对较少。长期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伴随乏力、头晕等症状。
2、肿物脱出
内痔发展到Ⅱ度以上时,排便后会有柔软肿物从肛门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外痔则表现为肛周皮下血管丛形成的皮赘,急性血栓形成时会出现紫红色硬结,触碰时疼痛明显。脱出物发生嵌顿时可能引发剧烈疼痛。
3、疼痛及瘙痒
外痔发生炎症或血栓时,肛门会出现持续性灼痛或跳痛,尤其在排便时加剧。内痔通常无痛感,但脱出后发生嵌顿会引起剧烈疼痛。痔核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能引发湿疹样改变,导致瘙痒、潮湿感和皮肤增厚。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周清洁,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若出现持续出血、肿物无法回纳或剧烈疼痛,应及时到肛肠科进行肛门指检或肛门镜检查,根据痔疮严重程度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