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通常出现在肛门附近的三个主要位置,包括肛管内、肛门口周围以及肛管与直肠连接处。其具体生长部位与痔疮类型有关,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1、肛管内(齿状线以上)
内痔位于肛管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下,属于肛门内部结构。此处静脉丛因腹压增高或长期便秘等因素发生曲张,形成柔软静脉团,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无痛性便血,严重时痔核可从肛门脱出。
2、肛门口周围(齿状线以下)
外痔生长在齿状线以下的肛周皮下组织,表面覆盖皮肤。血栓性外痔可在肛缘形成紫红色肿物,伴有明显疼痛;结缔组织性外痔则表现为皮赘样增生,可能影响局部清洁。
3、肛管与直肠连接处(跨越齿状线)
混合痔同时累及齿状线上下区域,形成相互沟通的静脉曲张团块。此类痔疮可能同时出现内痔出血和外痔疼痛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痔核嵌顿,导致肛门水肿和剧烈疼痛。
日常应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或长时间排便。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反复便血、痔核脱出无法回纳或持续性疼痛,建议及时到肛肠科就诊,通过肛门指诊或肛门镜明确痔疮类型及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