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经过规范治疗通常可以缓解症状或治愈,但部分患者可能因病情反复、治疗方式不当或未改变诱发因素导致效果不佳。此时可考虑调整生活习惯、加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或尝试中医治疗等方式改善。
1、调整生活习惯
久坐久站、排便习惯不良、长期便秘或腹泻均是痔疮反复发作的重要诱因。建议每日保证1500-2000ml饮水量,增加全谷物、芹菜等膳食纤维摄入,每次排便控制在5分钟内,便后坚持温水坐浴10-15分钟,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药物治疗
若常规药物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急性期可联合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消炎镇痛,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疼痛明显时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伴有感染时可口服头孢克肟等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循疗程。
3、物理治疗
对于Ⅱ-Ⅲ度内痔,胶圈套扎术通过阻断血流促使痔核萎缩,有效率约70%-80%。红外线凝固、冷冻疗法等可破坏痔血管,适用于出血为主的早期患者。这些微创治疗需由专科医生评估后实施,通常门诊即可完成。
4、手术治疗
反复脱出嵌顿或保守治疗无效的Ⅲ-Ⅳ度痔,建议行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开放性手术根治效果明确,但需1-2周恢复期;PPH术式创伤较小,但存在吻合口出血等风险,需根据痔核形态选择。
5、中医治疗
在规范西医治疗基础上,可配合槐角丸口服清热凉血,五倍子汤熏洗收敛止血,耳穴压豆选取直肠、肛门等穴位调节肠道功能。需注意中药需辨证使用,避免长期依赖刺激性栓剂。
若常规治疗3-4周仍无改善,建议到肛肠专科进行肛门指诊、肠镜等检查,排除溃疡性结肠炎、直肠肿瘤等疾病。治疗期间需记录排便日记,观察出血量、疼痛程度变化,术后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肛门镜。痔疮本身虽不易根治,但通过医患配合制定个性化方案,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