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鼓膜置管术、对症处理及日常护理等规范措施,通常不会影响听力。及时规范的干预有助于避免并发症,保护听觉功能。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等儿童适用抗生素,疗程需完整以彻底清除病原体。正确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会损伤听神经,但需避免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物。
2、鼓膜置管术
对于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可在耳内镜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该微创手术能有效引流中耳积液,恢复鼓膜振动功能,防止长期积液导致传导性耳聋。
3、听力监测与康复
治疗期间建议每2周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评估听力恢复情况。对已出现轻度听力下降的患儿,可通过听觉训练和语言康复治疗促进功能恢复,避免影响语言发育。
4、鼻腔护理
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腔,配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缓解过敏性鼻炎,保持咽鼓管通畅。咽鼓管功能恢复有助于中耳压力平衡,预防听力损伤。
5、预防措施
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佩戴耳塞、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复发风险,从根本上减少听力受损概率。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耳鼻喉科医师指导,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或掏挖耳道。建议每月复查耳内镜直至鼓膜完全愈合,治疗后6个月应复查听力评估。早期规范治疗可使95%以上患儿听力完全恢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粘连性中耳炎等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