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与脑梗的区分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医学检查,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脑梗)和出血性中风。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血管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CT检查
CT扫描是急性期首选检查,可快速鉴别出血性与缺血性病变。脑梗早期CT可能无明显异常,24-48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死灶;而出血性中风CT可见高密度血肿,发病后立即显影,准确率超过90%。
2、MRI检查
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敏感度达95%,发病2小时内即可显示缺血区域。出血性中风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中表现为低信号影,可检测微量出血,与脑梗死形成鲜明对比。
3、血管造影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脑梗患者可见责任血管闭塞,而出血性中风可能发现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破裂征象。
4、实验室检查
包括凝血功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脑梗患者常伴血脂异常,D-二聚体升高提示血栓形成;出血性中风患者凝血功能多正常,但需排除血液病或抗凝治疗影响。
临床诊断需综合病史、体征及检查结果。突发偏瘫伴CT高密度影多为出血性中风,渐进性神经缺损合并MRI-DWI异常多为脑梗。建议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就诊,避免延误溶栓或手术干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