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头晕可以通过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补充液体、药物缓解以及就医治疗等方式快速缓解。具体需根据中暑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这是缓解头晕的基础措施。可让患者平躺并抬高下肢15-30厘米,促进血液回流。
2、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及腋窝等大血管部位,也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后置于腹股沟处。同时可用25-30℃温水擦拭全身皮肤,通过蒸发散热降低核心体温。注意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防止皮肤刺激。
3、补充液体
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的清凉饮品,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每次饮用量控制在100-200ml,每小时不超过1000ml。若出现频繁呕吐,可含服冰块补充水分,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发水中毒。
4、药物缓解
轻度中暑可服用藿香正气水、人丹或十滴水等祛暑药物。头晕明显者可舌下含服仁丹,但需注意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不建议自行使用退热药,可能影响体温调节功能。
5、就医治疗
若出现意识模糊、体温超过40℃或持续呕吐,需立即送医进行静脉补液和药物降温。严重中暑患者可能需接受冰盐水灌洗、血液透析等专业治疗,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
发生中暑后应持续监测体温变化,恢复期间保持环境温度在20-24℃。日常需注意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若在降温处理后30分钟内头晕未缓解,或出现抽搐、少尿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