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糖尿病是否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这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逐渐损伤神经组织,最终可能引发肢体麻木、疼痛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

1、高血糖损伤神经

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时,葡萄糖会与神经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这类物质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释放,直接破坏神经细胞结构,导致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患者早期可能仅有手足麻木感,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刺痛或蚁行感。

2、代谢异常影响神经功能

血糖代谢紊乱会促使多元醇通路激活,导致山梨醇在神经细胞内蓄积。这种物质会改变细胞渗透压平衡,引发神经纤维水肿和髓鞘结构破坏。同时高血糖会抑制神经生长因子合成,进一步削弱神经自我修复能力,造成感觉异常或肌肉无力。

3、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缺血

糖尿病引发的血管内皮损伤会减少神经滋养血管的血流量。神经组织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导致轴突变性和脱髓鞘改变。这类病变多从下肢远端开始,可能伴随皮肤干燥、溃疡等营养障碍表现。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震动觉阈值测试等筛查。日常需通过药物、饮食、运动综合控制血糖,出现肢体麻木、刺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诊。早期干预可延缓神经病变进展,降低足部溃疡等继发损害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