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疼痛可能与肱骨外上髁炎、骨关节炎、肘关节滑膜炎、痛风性关节炎、尺神经炎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需结合具体症状进行鉴别诊断。
1、肱骨外上髁炎
主要由前臂伸肌肌腱反复牵拉引起的慢性损伤所致,常见于网球运动员或频繁使用前臂的人群。典型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压痛,拧毛巾或握拳时疼痛加剧。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配合冲击波治疗或支具固定。
2、骨关节炎
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因关节软骨退变引发骨质增生。早期表现为晨起关节僵硬,活动后出现钝痛,X线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通常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等软骨保护剂,配合微波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肘关节滑膜炎
滑膜组织炎症会导致关节腔积液,表现为弥漫性肿胀伴皮温升高。急性期需制动肘关节,口服依托考昔片、艾瑞昔布片等抗炎药物,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可快速缓解症状。反复发作需排查类风湿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
4、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钠结晶沉积在肘关节可引发剧烈红肿热痛,常见于高嘌呤饮食或肾功能异常者。急性期首选秋水仙碱片联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慢性期需规律服用苯溴马隆片降尿酸,同时限制海鲜、动物内脏摄入。
5、尺神经炎
尺神经在肘管处受压可导致小指麻木、手部精细动作障碍,夜间症状加重。早期可通过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超声电导治疗松解粘连。保守治疗无效且肌电图显示神经损伤者,需行尺神经前置术。
若肘部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骨科。临床可通过MRI明确软组织损伤程度,肌电图评估神经传导功能,必要时进行关节镜微创治疗。日常需避免肘部过度负重,运动前做好热身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