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情况需要注射治疗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注射治疗一般适用于严重感染、脱水、慢性疾病管理、免疫治疗以及药物需要快速起效等情况,具体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

1、严重感染

当患者出现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口服药物可能无法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此时需通过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万古霉素等)快速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

2、脱水

剧烈呕吐、腹泻或高热导致严重脱水时,患者无法通过口服补充足够水分和电解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可直接补充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器官正常功能。

3、慢性疾病管理

如1型糖尿病需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维持血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需要注射生物制剂(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控制炎症进展。

4、免疫治疗

疫苗(乙肝疫苗、HPV疫苗、狂犬疫苗等)通过肌肉注射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缺乏症患者需定期注射丙种球蛋白提升免疫力。

5、药物需要快速起效

急救时如过敏性休克需立即肌注肾上腺素,心绞痛发作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严重病例仍需静脉给药。某些化疗药物(紫杉醇、顺铂)因刺激性强必须静脉输注。

是否需要注射治疗需结合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药物特性等综合判断。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注射后需观察30分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切勿自行决定注射药物或调整剂量,避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或不良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