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产后子宫下垂怎样治疗?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产后子宫下垂的治疗需根据下垂程度、症状及个体情况制定方案,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最快速方法。常见方法包括盆底肌锻炼、子宫托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选择。

1、盆底肌锻炼

通过凯格尔运动等主动收缩盆底肌群,可增强肌肉张力,改善轻度子宫下垂。建议每天坚持训练3-4组,每组10-15次收缩,持续3个月以上可逐渐见效。此方法安全且适合居家进行,但需长期坚持。

2、子宫托治疗

对于中度下垂且不愿手术者,可佩戴硅胶子宫托机械性承托子宫。需由医生选择合适型号并指导放置,每日取出清洁,定期复查调整。该方法可快速缓解下坠感,但属于暂时性改善措施。

3、药物治疗

中医辨证属中气下陷者可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丸、黄芪颗粒等中成药;雌激素缺乏者可短期使用黄体酮胶囊、雌二醇片调节激素水平。药物起效较慢,多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4、物理治疗

医院可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等理疗,通过电流刺激被动收缩盆底肌,配合主动锻炼效果更佳。一般每周2-3次,连续治疗6-8周,可加速肌力恢复进程。

5、手术治疗

重度脱垂伴排尿障碍、反复感染时,需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子宫悬吊术等。术后需卧床休养2-4周,完全恢复需3-6个月,但可从根本上解决解剖结构异常问题。

建议产妇及时到妇产科进行盆底功能评估,Ⅰ-Ⅱ度脱垂首选保守治疗,Ⅲ度以上需考虑手术。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保持排便通畅,坚持母乳喂养促进子宫复旧。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根据恢复情况动态调整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