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的预防需通过减少子宫内膜损伤、调节激素水平、定期体检等方式降低发病风险。该疾病与子宫内膜异位、雌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相关,目前尚无绝对有效的预防手段,但可通过健康管理减少患病概率。
1、减少宫腔操作
反复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手术可能增加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的风险。若无生育需求,建议科学避孕,如规范使用避孕套、短效避孕药等,减少宫腔操作次数。若必须进行宫腔操作,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术后遵医嘱预防感染。
2、调节激素水平
长期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建议避免滥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药物,如蜂王浆、雪蛤等。合并月经紊乱或卵巢疾病时,可遵医嘱使用地屈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调节激素,维持内分泌平衡。
3、定期妇科检查
每年进行妇科超声、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尤其存在痛经进行性加重、月经量增多等症状时需及时排查。早发现子宫腺肌病可尽早干预,如遵医嘱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控制病情进展。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引起的雌激素水平升高。经期避免剧烈运动或性生活,减少经血逆流风险。若出现持续性下腹痛、经期延长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