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在规范操作下总体安全性较高,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穿孔、肠道准备相关反应、感染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等,需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1、出血
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活检取样或息肉切除术后。尤其是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切除后,创面可能出现渗血或活动性出血,表现为便血或黑便。轻微出血可通过内镜下止血夹或电凝处理,严重者需输血或手术干预。
2、穿孔
肠壁穿孔发生概率约为0.1%-0.3%,多因肠镜机械性损伤或息肉切除时高频电流灼伤肠壁所致。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腹部X线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需立即手术修补。
3、肠道准备相关反应
服用大量清肠剂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尤其老年或肾功能不全者易出现低钾血症。部分患者因肠道清洁不彻底影响检查效果,需重新准备或择期复查。
4、感染
罕见情况下可能发生菌血症或肠道感染,多见于免疫缺陷患者或器械消毒不彻底时。表现为术后发热、腹痛加重,需进行血培养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5、心脑血管事件
检查过程中因紧张、疼痛刺激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脑卒中,尤其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风险较高。术前需充分评估心肺功能并监测生命体征。
进行肠镜检查前,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严格按要求完成肠道准备。检查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腹痛、便血、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