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通常建议有结直肠癌家族史、长期消化道症状、炎症性肠病史、年龄超过45岁以及既往发现肠道病变的人群进行。具体是否需要检查需结合个体情况由医生评估。
1、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
直系亲属中若有结直肠癌或腺瘤性息肉病史,尤其是发病年龄小于50岁者,其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这类人群建议较普通人群更早开始筛查,例如从40岁或比亲属患病年龄早10年开始。
2、长期存在消化道症状者
持续便血、黑便、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不明原因消瘦或贫血等情况,可能提示肠道出血、炎症或肿瘤。例如直肠出血可能由痔疮引起,但也需排除结直肠癌可能。
3、炎症性肠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病程超过8-10年者,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癌变风险较正常人高10-20倍。通常建议定期进行肠镜监测,必要时需缩短复查间隔。
4、45岁以上普通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结直肠癌发病率显著上升。多数指南推荐45-50岁开始肠镜初筛,可及时发现腺瘤等癌前病变。若首次检查正常,通常建议5-10年复查。
5、既往发现肠道病变者
曾检出腺瘤性息肉、锯齿状息肉或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需根据病理类型制定随访计划。例如高危腺瘤(直径≥1cm或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建议1-3年复查。
存在上述情况者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由医生结合症状、家族史和既往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筛查方案。肠镜检查前需按要求进行饮食控制和肠道准备,检查后注意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