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是确诊多种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方法,通常需通过胃镜确诊的疾病包括胃癌、胃溃疡、Barrett食管、食管癌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这些疾病需结合胃镜下表现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1、胃癌
胃镜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发现早期隆起、溃疡或浸润性病灶,并通过活检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及分化程度,是确诊胃癌不可替代的手段。
2、胃溃疡
胃镜能清晰显示溃疡的部位、大小、深度及边缘特征,区分良恶性溃疡。例如恶性溃疡边缘常呈堤坝状隆起,底部凹凸不平,而良性溃疡边缘较规则,底部覆白苔,需通过活检最终确认。
3、Barrett食管
胃镜可发现食管下段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的橘红色黏膜改变,并通过病理证实杯状细胞存在,是诊断该病的唯一方法,对预防癌变有重要意义。
4、食管癌
胃镜能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糜烂、结节或狭窄性病变,早期食管癌可能仅表现为黏膜粗糙或微小隆起,需结合染色内镜或放大内镜提高检出率,活检可明确鳞癌或腺癌类型。
5、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镜可在胃窦或胃体取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染色或细菌培养,尤其适用于需评估黏膜损伤程度或对抗菌治疗无效的患者。
出现反复上腹痛、吞咽困难、呕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胃镜检查。确诊后需根据疾病类型规范治疗,如胃癌需手术联合放化疗,Barrett食管需定期内镜监测,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规范四联疗法根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