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洗澡通常需要注意水温适宜、清洁卫生、避免盆浴等事项。合理清洁有助于保持卫生,但需避免不当操作引发感染或不适。
1、水温适宜
建议使用38~40℃的温水洗澡,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水温过高可能刺激皮肤并导致经血量增多,水温过低则易引起血管收缩,可能加重痛经或引发头痛。淋浴时可用温热水流冲洗腹部,帮助缓解经期痉挛。
2、清洁卫生
洗澡时需重点清洁外阴部位,但禁止冲洗阴道内部。建议使用温和的弱酸性女性专用洗液清洁外阴,避免使用肥皂或碱性沐浴露破坏阴道微环境。清洗后需及时用干净毛巾从前往后擦干,防止细菌逆行感染。
3、避免盆浴
经期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盆浴可能使污水进入阴道引发感染。建议选择站立淋浴方式,每次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若出现经期延长、经血异味或外阴瘙痒等情况,应及时就诊检查。
月经期需每日清洁外阴,洗澡后应及时更换卫生巾或棉条。需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衣,避免穿着过紧的裤子。若出现发热、腹痛加剧等异常症状,建议到妇科进行分泌物检测和盆腔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