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喇叭花入药治疗哪些疾病有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喇叭花作为中药材通常指代牵牛花,其种子入药称为牵牛子,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泻下逐水、消痰涤饮等功效。根据中医典籍记载,牵牛子主要适用于水肿、便秘、寄生虫感染等病症的治疗,但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1、水肿胀满

牵牛子性寒味苦,归肺、肾、大肠经,其泻下利水功效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在《圣惠方》等古籍中记载,常与甘遂、大戟等配伍治疗水肿实证,通过刺激肠道增加水分排泄,改善腹水及四肢浮肿症状。

2、痰饮咳喘

本品可消痰涤饮,对于痰湿壅滞导致的咳喘有辅助治疗效果。中医临床多与葶苈子、杏仁等配伍,通过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缓解痰阻气逆引发的呼吸困难,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3、虫积腹痛

牵牛子的驱虫作用在《千金方》等医籍中有明确记载,所含牵牛子苷成分能麻痹蛔虫神经系统。常与槟榔、使君子等驱虫药配伍,通过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寄生虫,改善因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脐周疼痛。

4、二便不通

其峻下攻积的特性适用于热结便秘,能刺激肠壁神经丛增强肠道蠕动。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生用效力较强,多与大黄、芒硝配伍治疗实热便秘,但体虚者需慎用以免伤正气。

使用牵牛子入药需注意炮制方法,生用泻下力强,炒用则较缓和。由于含有牵牛子苷等有毒成分,过量使用可能引发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孕妇及脾胃虚弱者禁用。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合理配伍使用,连续服用不宜超过3日,出现不适及时停药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