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稀可能会导致身体脱水。腹泻时人体会流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若未及时补充,可能出现脱水症状。频繁水样便、呕吐或高热等情况更容易加剧体液丢失,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干预。
腹泻引发脱水的主要原因是肠道吸收障碍和分泌增加。当肠道蠕动加快或存在感染时,肠道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反而会主动分泌液体。这种双向作用会使每天经肠道丢失的水分高达5-10升,远超正常0.1-0.2升的粪便含水量。儿童因体表面积与体重比例较大,脱水风险较成人高3倍。
出现口干、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早期症状时,建议立即口服补液盐。每袋补液盐需严格按说明书配比250ml温水,分次饮用。若出现持续6小时无尿、皮肤弹性差、意识模糊等重度脱水表现,需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或林格氏液。婴幼儿每公斤体重需补充50-100ml液体,成人每日补液量可达3000ml以上。
监测脱水程度可通过皮肤弹性测试:轻捏手背皮肤,正常应在1秒内回弹。超过2秒提示脱水,超过3秒属重度脱水。治疗期间应记录排便次数、尿量和体重变化,体重每下降1%相当于丢失1升体液。老年患者即使轻度脱水也可能诱发肾功能损伤,建议24小时内完成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