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在治疗前可能出现的预警信号包括腹痛、慢性腹泻、体重下降、肛周异常以及发热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提示肠道存在慢性炎症或并发症,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腹痛
约70%患者以右下腹持续性隐痛或绞痛为首发症状,疼痛与肠道透壁性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常在进食后加重。若出现固定部位压痛或反跳痛,可能提示肠穿孔或脓肿形成。
2、慢性腹泻
超过90%患者存在反复发作的黏液便或稀水便,每日可达10次以上,因回肠末端炎症导致胆汁酸吸收障碍和脂肪泻。若粪便带血或脓液,提示肠道溃疡深度达黏膜下层。
3、体重下降
由于慢性炎症消耗、营养吸收不良及食欲减退,患者6个月内可能非自主性减轻体重10%-20%。儿童可能出现生长迟滞,伴有低蛋白血症和贫血。
4、肛周异常
30%-50%患者会出现肛周脓肿、肛裂或肛瘘,表现为肛门疼痛、渗液或排便困难。这类病变与克罗恩病特征性的透壁性炎症穿透肠壁形成窦道相关。
5、发热
活动期患者常出现38℃左右的间歇性低热,与炎性因子释放相关。若体温超过39℃并伴随寒战,需警惕肠道穿孔继发腹腔感染或败血症。
出现上述症状时建议尽早就诊消化科,通过肠镜检查、CT小肠成像和炎症标志物检测明确诊断。治疗前完善营养评估和感染筛查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方案,延缓肠道纤维化和狭窄进展。日常需记录症状变化频率,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