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萨奇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尤其以柯萨奇病毒A16型最为常见。该病毒可通过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感染后常引发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或溃疡,婴幼儿群体更易感染。
1、主要病原体
柯萨奇病毒A16型属于肠道病毒属,其表面蛋白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后主要在咽部、肠道上皮细胞中复制,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皮肤黏膜,导致特征性的疱疹性病变,形成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
2、传播途径
病毒可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毛巾等物品间接感染。婴幼儿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且存在啃咬物品的行为习惯,感染风险较成人更高。
3、症状表现
感染后2-7天潜伏期会出现发热,口腔黏膜、手掌、足底等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部分患儿臀部、膝关节周围也会出现皮疹。与肠道病毒71型相比,柯萨奇病毒A16型引发重症的概率较低,但仍需警惕脑膜炎等并发症。
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动等症状,应及时前往感染科或儿科就诊。确诊后需做好隔离措施,对患儿接触过的物品进行煮沸或含氯消毒剂处理,同时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以阻断传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