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后可能引发局部反应、淋巴结炎以及全身反应等不良反应。不同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式存在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局部反应
卡介苗接种后,注射部位通常会出现红肿、硬结或脓疱等局部反应。这些反应一般在接种后2-4周出现,属于正常免疫应答过程。局部皮肤可能逐渐形成小溃疡,最后结痂愈合,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涂抹刺激性药物。若出现异常肿胀或持续渗液超过2个月,应及时就医。
2、淋巴结炎
部分受种者可能发生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通常直径不超过1cm且无痛感。这种情况多为接种后的良性反应,多数可自行消退。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3cm、质地变硬或出现皮肤发红破溃,提示可能发生淋巴结化脓性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或穿刺引流。
3、全身反应
极少数受种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通常不超过38.5℃且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接种部位大面积溃烂或出现过敏性皮疹等情况,需警惕严重异常反应,应立即就医进行对症治疗。
接种后需密切观察2-3个月,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若出现异常皮肤破溃、发热超过3天或淋巴结持续肿大等情况,应及时至预防接种门诊就诊。所有异常反应均需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处理,不可自行挤压脓疱或使用偏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