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主要通过母婴传播、体液接触、性接触、器官移植或输血以及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该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多种体液中,可通过特定途径传染给他人。
1、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感染。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产道分泌物或产后通过母乳喂养时,也可能发生病毒传播。这种情况可能引起新生儿黄疸、肝脾肿大等异常表现。
2、体液接触
感染者的唾液、尿液、泪液等体液中含有病毒,健康人接触这些分泌物后,若存在口腔黏膜破损或未及时清洁,可能被感染。家庭成员共用餐具、洗漱用品等行为会增加传播风险。
3、性接触传播
病毒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无保护性行为会导致病毒传播。多个性伴侣或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可能引发生殖器溃疡、尿道炎等症状。
4、器官移植或输血
接受携带病毒的血液制品或移植器官时,可能发生医源性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易出现发热、视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在术前进行供体病毒筛查。
5、密切接触
幼儿园、养老院等集体环境中,病毒可通过共用餐具、玩具等物品接触传播。免疫系统较弱者或婴幼儿群体更易被感染,常表现为乏力、咽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日常需避免与感染者共用个人物品,接触婴幼儿前应规范洗手。计划怀孕者建议进行优生五项检测,移植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预防。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视力异常,应及时到感染科或眼科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