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延长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青春期或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不稳定,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脱落时间延长,从而出现经期超过7天的现象。这类情况通常伴随月经周期不规律,但无其他明显不适。
2、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或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期延长和经量增多。患者常伴有痛经、下腹坠胀感,可通过超声检查确诊。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片、亮丙瑞林注射液、桂枝茯苓胶囊等药物控制肌瘤发展。
3、子宫内膜息肉
异常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可能干扰正常内膜剥脱过程,造成经期延长和点滴出血。宫腔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治疗常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调节内膜生长。
4、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疾病会导致凝血异常,引发生殖系统持续出血。这类患者可能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需进行凝血四项检测确诊。治疗可选用氨甲环酸片、维生素K1注射液、咖啡酸片等促凝血药物。
若排除内分泌波动等生理因素后仍存在经期延长,应及时到妇科或血液科就诊。医生会根据超声、激素检测、凝血功能检查等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需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