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抗生素使用后可能引发哪些不良反应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抗生素使用后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肾损伤、二重感染以及血液系统异常等。具体反应类型和严重程度因药物种类及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1、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抗生素中的成分敏感,可能引发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相对更易诱发此类反应。

2、胃肠道反应

多数抗生素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例如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可能干扰肠道菌群平衡,加重消化道症状。

3、肝肾损伤

抗生素需通过肝肾代谢,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造成器官负担。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引起肾功能异常,部分头孢类药物存在肝酶升高的风险。

4、二重感染

广谱抗生素可能破坏正常菌群平衡,导致白假丝酵母菌等真菌过度增殖,引发口腔、阴道等部位的感染,或出现耐药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5、血液系统异常

少数抗生素可能影响造血功能,如氯霉素可能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磺胺类药物偶见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数量下降。

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用药期间若出现皮疹、呼吸困难、持续腹泻或尿量减少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结束后建议适量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