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炎可通过日常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注射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日常需注意减少关节负担,疼痛明显时建议及时就医。
1、日常调理
患者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减轻髋关节负重。超重者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行走时使用拐杖辅助可降低关节压力,从而缓解疼痛。
2、物理治疗
急性期疼痛可局部冷敷减轻肿胀,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慢性期或关节僵硬时可进行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促进血液循环,配合关节活动度训练可改善功能。
3、药物治疗
疼痛发作时可遵医嘱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存在软骨磨损者可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软骨保护剂。
4、局部注射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关节腔穿刺,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或玻璃酸钠注射液润滑关节,每月1次,连续3-5次。
5、手术治疗
严重关节畸形或软骨大面积缺损者,需考虑髋关节置换术。年轻患者若存在关节发育异常,可选择髋臼截骨术等矫形手术改善关节匹配度。
髋关节炎患者需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或引发胃肠道损伤。若疼痛持续加重、夜间痛醒或伴随关节活动受限,建议尽早就诊骨科,通过X线、MRI等检查明确软骨损伤程度,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